九游娱乐-菲军庆祝仁爱礁冲突胜利,中方撤走后局势变化

当地时间2025年8月24日,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上将接受法国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,“菲律宾武装部队在仁爱礁击退了中国力量”,“中方已经撤离仁爱礁”。

不过,打脸的是,菲律宾方面发布的监控信息,在8月24日下午,仁爱礁潟湖内外,至少18艘中国船只,包括了海警船,海警突击快艇,大型钢制渔船等。

«——【·布劳纳的“胜利宣言”·】——»

8 月 24 号,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上将坐在法国记者面前,语气里满是底气,说 "菲律宾武装部队在仁爱礁击退了中国力量",还肯定地讲 "中方已经撤离仁爱礁"。



这话从菲官方渠道传出去的时候,不少菲律宾媒体跟着造势,想让外界觉得菲方真的在仁爱礁占了上风,突破了中方的封锁。

可没等这股 "胜利氛围" 传开多久,菲律宾自己放出来的监控画面就把这份底气戳破了。



当天下午的画面里,仁爱礁潟湖内外清清楚楚停着至少 18 艘中国船,有海警船、跑得飞快的突击快艇,还有好几艘大型钢制渔船。这些船围着那艘非法坐滩的菲律宾登陆舰 "马德雷山" 号,摆得严严实实,菲律宾海军和海岸警卫队的船想靠近给 "马德雷山" 号送补给,根本没机会。



布劳纳敢说 "大捷",其实是想盖住前一天行动的窝囊。8 月 23 号的时候,菲方还下过命令,让守在 "马德雷山" 号上的海军陆战队硬冲,把中国渔民布的渔网清掉,好打通给登陆舰送补给的航道。



结果菲军小艇刚往前进,就被中方海警船拦住了,水炮一冲,菲军的船只能往后退,连渔网的边都没碰到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所谓 "中方撤离" 就是编的,自家监控拍的画面,成了最实在的 "打脸证据"。

«——【·23号菲军突击行动的乱局·】——»

菲律宾挑在 8 月 23 号动手,不是没算计过。那几天南海刚好没那么大的风浪,季风歇了一阵,小吨位的舰艇跑起来方便,菲军高层大概是想学着 2024 年 3 月的法子 —— 当时菲方运补船被水炮打了,就举白旗,事后还在国际上喊 "中方暴力执法",赚了点舆论同情。可这次中方的应对明显更有章法,菲方的算盘没打响。



中方海警船没给菲军机会,老远就用水炮威慑,同时天上的无人机盯着菲方的船,一举一动都跑不了。菲军自己这边还出了岔子,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没配合好。



原本说好海岸警卫队的船在外围看着,陆战队的小艇冲进去,结果两边通讯没跟上,节奏全乱了。更有意思的是,菲军要清的渔网,根本不是随便布的 —— 中国渔民 2023 年就办好了相关海域的作业手续,连公证都做了,菲方这一冲,反倒显得自己没道理。

«——【·18艘中国船的阵仗·】——»

仁爱礁那 18 艘中国船,可不是随便凑数的,每艘船都有自己的活儿。海警船是主力,船上的监控设备能盯着 5 海里内的动静,24 小时不闲着,菲方的船只要靠近,马上就能发现。



突击快艇更灵活,跑得又快又稳,菲方要是想派小船钻空子,这些快艇很快就能围上去。就连看着像民用的大型钢制渔船,也不简单 —— 船上装了北斗导航,还能跟海警船实时传消息,相当于在海上织了张信息网,菲方的动向根本藏不住。

从装备上比,菲方差得就更明显了。菲军来的大多是二手巡逻艇,火力不行,跑远了还怕没油,中方海警船不光有 76 毫米的舰炮,高压水炮的射程也远。

2024 年 3 月的时候,菲方的 "尤娜扎・五月"4 号游艇就被水炮打得船体受损,这次菲方特意没派主力舰来,就是知道硬碰硬讨不到好。

更关键的是,中方船的位置摆得特别讲究 —— 既紧紧盯着 "马德雷山" 号,不让菲方随便靠近,又在关键航道上留了缓冲,菲方的补给船过来,要么被拦住,要么只能灰溜溜回去,怎么选都没面子。

«——【·菲澳协定的“软表态”·】——»

就在布劳纳说 "打了胜仗" 的同一天,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出来说事儿,专门提到菲澳之间的防御协定,强调 "这不是共同防御条约,就是把现在合作的事儿写明白而已"。

这话听着简单,其实藏着菲律宾的小心思 —— 想拉着澳大利亚,借点外力来扛中方的压力;又怕真把中国惹急了,所以特意跟 1951 年跟美国签的《共同防御条约》划清界限,免得外界误会菲澳也搞了类似的盟约。

菲澳之间的防务合作不是新事儿,2023 年就签过《加强防务合作协议》,这次说 "正式化",刚好赶在美澳菲南海联合军演刚结束的时候 —— 三方刚在南海练完兵,特奥多罗这时候出来澄清,也是怕东盟的其他国家多想。



毕竟东盟国家一直希望通过 "南海行为准则" 来谈问题,要是菲律宾跟澳大利亚搞出个 "准共同防御条约",其他国家肯定会觉得菲律宾在选边站,到时候菲方在东盟里就不好立足了。

特奥多罗还特意说 "就是把现在做的事儿写下来",言下之意就是菲澳也就是共享点情报、互相帮着搞搞后勤,没到一起打仗的地步,既给澳大利亚递了台阶,也给中方表了态,想两边都不得罪。



再看眼下的仁爱礁,事儿早就不只是抢块海域那么简单了,谁占理、谁能在舆论上站得住脚、谁能沉住气,都很关键。

中方这边一直没松劲,既用船守着,不让菲方乱搞,也没把路堵死 —— 之前菲方有士兵生病,中方也允许他们撤回去治疗,既显了主权,也没丢大国的样子。

菲律宾那边就有点拧巴,想一点点改变现状,可每次行动都暴露自己的短板,补给送不进去,"马德雷山" 号也越来越破 —— 那船 1999 年就非法坐滩在这儿了,现在船体都锈了六成多,船上的士兵住得也差,再这么耗下去,菲方自己也得掂量掂量成本。

接下来怎么发展,关键看菲律宾怎么选。要是还想着用 "碰瓷" 的法子送补给,不光成不了,说不定中方的应对会更严;要是愿意坐下来谈,中方也留着商量的余地。

南海这片海,牵扯着太多国家的利益,谁要是想单打独斗、搞小动作,很容易惹出连锁反应。说到底,只有照着国际法来,坐下来好好谈,才能真的解决问题,不然再怎么喊 "大捷",也抵不过眼前 18 艘中国船的现实。

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